昨晚,青岛市财政、国地税、人民银行等部门公布2015年度数据。2015年,全市财政收入1006.26亿元,首次迈过千亿元大关。国税组织国内税收722.6亿元,地税组织各项税收721.36亿元,岛城存贷款余额增长分别达到9.3%和9.8%……通过这些数据,我们可以感受到过去一年岛城经济的变化。 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 记者 薛飞 王伟
财政
完成1006.26亿元增12.39%
2015年,我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平稳增长,完成1006.26亿元,增长12.39%。青岛正式进入财政“千亿元俱乐部”。据初步统计,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,青岛市与深圳等七城市共同进入财政收入千亿元城市行列。
纵向对比来看,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。“十二五”时期,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.33%,以2010年的452亿元为起点,五年来每年净增百亿元,2015年迈过千亿元门槛,这是继2002年收入过百亿后的又一历史性时刻。
从区域来看,突破百亿元的区市增加到四个。 2012年,市南成为全省首个过百亿的区县。 2015年,黄岛、崂山、市南、市北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87.75亿、119.01亿、111.37亿和100.07亿。
在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的同时,我市还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,做大“资金池”,支持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。发行地方债227亿,其中置换债券170亿,为首次发行;新增债券57亿,比2014年多发32亿。与银行贷款相比,政府债券每年可节省利息约6亿元,资金使用年限明显拉长(平均7年),有效缓解了我市大项目建设资金压力。
2015年,全面开启基金市场化运作,构建起以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为主体,搬迁发展基金、城市发展基金、PPP发展基金为辅助的基金运作体系。财政投入91亿元,共吸引社会资本跟进500亿元,重点投向匹配全市发展战略(如机场、地铁)、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(如天使投资)的领域,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、杠杆作用。
国税
国内税收722.6亿元增4.5%
昨日,记者从市国税局了解到,2015年全年共组织国内税收完成722.6亿元,同比增长4.5%;其中地方级收入176.63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全年共办理出口退税和免抵调库296.14亿元,同比增长10%。
多数税种保持稳定增长。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实现343.03亿元,同比增长2.3%;消费税实现173.98亿元,同比增长7.7%;企业所得税实现176.04亿元,同比增长8%;车辆购置税实现29.54亿元,同比下降5.9%。
中央级和地方级收入基本保持同步增长。 2015年中央级收入完成543.99亿元,同比增长4.7%。地方级收入完成178.6亿元,同比增长4%;剔除成品油增值税上划中央部分后,地方级收入完成176.63亿元,同比增长4.8%。
地税
各项税收721亿元增12.2%
截止昨日,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721.36亿元,同比增长12.2%,增收78.7亿元。其中,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2.42亿元,同比增长13.7%。
据了解,2015年,青岛市地税局依靠管理增收,保持了地税收入的持续增长。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,让岛城纳税人充分享受到了减税惠民政策“红利”。2015年,共依法减免各税107.9亿元,减免税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。其中,改善民生减税29.1亿元;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减税7.9亿元;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专项政策,减税2.9亿元;支持金融资本市场减税55.1亿元,惠及全市31.5万户纳税人。
金融
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3090亿和11560亿
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预计2015年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90亿元,比年初增加1210亿元,同比多增730亿元,增长9.3%;各项贷款余额11560亿元,比年初新增1030亿元,同比多增160亿元,增长9.8%。按可比口径计算,全市贷款实际增加1500亿元,同比多增500亿元,创历史最高水平。预计全市信用总量将达到18200亿元,比年初增加880亿元。在个人消费信贷方面,11月末全市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325.3亿元,同比多增164.3亿元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